产品分类

友情链接

官方微信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可枇杷 - 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的检验
来源: KEM China   发布时间: 2025-01-15 07:53   59 次浏览   大小:  16px  14px  12px
T/YGIIA 013-2023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可枇杷 - 可溶性固形物%、总酸%的检验


T/YGIIA 013-2023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大可枇杷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可枇杷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产地环境、种植技术要求、产品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文件适用于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管理部门批准保护的地理证明商标大可枇杷。

术语和定义
大可枇杷 (Dake Loquat)
石林县大可乡及其保护区域,生产出的枇杷 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 Lindi,果实在12月至翌年2月成熟,比正常枇杷(蒙自、四川等地)3~5月成熟早3个月,是特有的地方农特产品。

保护范围
"大可枇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商品的原产地域自然地理范围是:东经103°10'~103°41',北纬24°30'~25°03'之间,海拔1800m~ 2150m,总面积104.98km2。"大可枇杷"原产地域范围行政区划包括: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县大可乡的大可村、中龙村、结胜村、南大村、水尾村、器子脚村共6 个村。

产地环境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6.3°C,最高月均气温30.2°C,最低月均气温0.6°C,日照时数2096.8h,年均蒸发量1801.1mm,无霜期264d。
土壤条件
土壤质量应符合 NY/T 5010 规定。
灌溉水
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 要求。
生产基地选择
生产基地应符合 T/YGIIA 004-2023 规定。

种植技术要求
品种要求
选择枇杷品种:'大五星'、'早钟六号'等。
培育嫁接苗
砧木苗培育
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漂洗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播种:春播在2月上旬~3月上旬进行, 夏播5月下旬~6月下旬进行,把种子按距离2cm~3cm均匀地播在苗床上,其上盖1.0cm~1.5cm厚腐殖土或细肥沃土,浇透底水,保持土壤湿润。
嫁接苗培育
待砧木小苗长至4片~5片叶时移栽嫁接:在良种采穗圃采取健壮、饱满、无病虫害的枝条,春接2月~3月,秋接7月~9月,接穗留2个~3个芽, 随采随用,采用劈接法嫁接。
栽培管理
栽前准备
整地:栽植前全面翻耕,深度为40cm~50cm,清除碎石、杂草,耙平,山区坡地、丘陵区建成反坡梯田或鱼鳞坑,整地后按栽植密度定点挖塘。
挖塘施底肥:挖长×宽×深=80cm×80cm×100cm种植塘,底层铺20cm~30cm的作物秸秆(玉米杆、松针、修剪下的枇杷树枝碎段等),在植物碎段上均匀撒少量石灰(每株50g),每株施入商品有机肥(氮磷钾含量不能低于5%)30kg、钙镁磷肥1kg,同表层土混合均匀,回填土到高于地面10cm。
种植密度
宽行窄株种植。采用400cm×500cm或400cm×600cm规格,亩植27株~33株;南北向栽植。
定植
定植时间:枇杷地苗宜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枇杷袋苗一年四季均可种植,在雨季(6月~8月)种植为宜。
定植方法:在回填好的种植塘或种植沟上,按株距定点规划后挖植树塘,轻拿轻放,剥去育苗钵,在苗四周培土埂做成水盘,浇足定根水,然后塘面覆盖草类或地膜,种植后10d~15d灌一次水,浇透,直到成活为止。栽植后千苗木距地面80cm~100cm处定干。
水分管理
灌溉水按照 GB 5084 标准执行。采用滴灌浇水。在3月~5月每月浇一次水,80kg/株/次,以根系主要分布土层(30cm~40cm)湿润为限,雨季做好排水工作,进入10月后,视墒情及时补充水分。
施肥管理
按照 T/YGIIA 004-2023 规定的标准执行。以施有机肥料为主, 无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为辅。大可枇杷果实采收后,3月施基肥。即在树冠滴水处往外挖环状沟(沟宽40cm、深35cm、长为一周)或树基部两边挖直沟(宽40cm、深35cm、长2m),按照"栽前准备"施底肥进行;追肥3次,分别是壮果肥:枇杷幼果迅速膨大前施入,以优质复合肥(N、P2O5、K2O比例为1.0:0.8~1.0:1.0)为主。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20%~30%;采果肥:采果后夏梢抽发前施入,以商品有机肥为主,搭配优质复合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花前肥:秋季花前施用,2/3商品有机肥,1/3优质复合肥,施肥量占全年施用总量的20%~25%。
枇杷修剪
大可枇杷常用丰产树形结构:
主干疏层形:主干高60cm~80cm,树高350cm~420cm,主枝3层~4层,主枝数量为:三层树9个(4-3-2),四层树11个(4-3:2-2),在第三层最上一个主枝上落头开心。主枝上再配侧枝,主枝、侧枝和中心干上都配结果枝组。层间距第一层至第二层100cm~120cm,第二层至第三层80cm~100cm,第三层至第四层60cm~80cm。
变则主干形:干高60cm~80cm,树高320cm~360cm,主枝6个~8个,不分层,呈螺旋状错落均匀地向上排列,每枝枝距25cm~30cm,其上每枝枝距40cm~50cm。主枝上再配侧枝, 每主枝配侧枝2个~3个,主枝和侧枝上再配大、中、小型结果枝组。
大可枇杷2月进行春季修剪,以轻剪为主。幼年树采取抹嫩梢的方法抹去多余的梢,成年结果树通过疏梢减少枝梢数,使结果枝组充实健壮。对大年树的结果枝进行疏删,保持全树生长枝与结果枝的比例为2:3-4;3-4月大可枇杷采果后老树重剪,壮旺树轻剪,结果多的树重剪,结果少的树轻剪。疏除密弱枝、病虫枝、干枯枝、穿堂乱形枝、光秃枝;回缩衰老枝、延伸过长的下垂枝;短截结果枝和结果母枝;对徒长枝应根据树冠空间大小酌情疏删、短截或拉枝;在现蕾期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落花枝、徒长枝、下垂枝,调整结果枝与营养枝的比例。
花果管理
6月下旬~7月上旬按全树生长枝与结果枝1:3比例进行疏穗。冻害重的低洼果园轻疏。7月上、中旬疏去花穗顶部支轴,留2个~4个支轴,留30朵~40朵花为度。冻害重的低洼果园轻疏或不疏。8~9月疏去病虫果、畸形果、再疏去小果、过密果,每穗留果子6个~8个。9月底幼果生长到直径1.2cm~1.5cm时,喷杀虫剂和杀菌剂各1次, 重点喷果面,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喷后48h内用专用果袋套在幼果上, 套袋顺序应先树上部后树下部。
除草
地膜未覆盖的区域和种植沟内的杂草需及时人工铲除或拔除。
冻害预防
采用塑料大棚、树冠包膜、果园熏烟、果穗套袋或喷叶面肥等方法预防冬季低温霜冻对批把幼果的危害,每年春秋季批耙园行间覆盖稻草、麦杆等秸杆,覆盖厚度为15cm~20cm。
病虫害综合防控
大可枇杷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花腐病等;虫害主要有黄毛虫、红蜘蛛、木乱、果蝇等。
防控原则
针对枇杷的不同病虫害及危害情况,按照"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综合防治"方针,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综合运用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减少各类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
农业防治
采用抗病品种、合理密植、起垄栽培、合理疏花疏果、避雨栽培、科学合理肥水管理等技术,冬春季清除树上、树下干僵果,摘除虫袋,刮树皮、集成烧毁或掩埋, 石灰水涂干、将树冠下10cm厚土层过筛,捡拾在土中越冬的害虫,集中消灭;或树基培土、树盘覆盖薄膜; 生长季节及时捡拾枯萎树梢、病虫果、死虫体等,及时剪除,带出果园外集中销毁;采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桃虹蟆、金龟子、蛾类等害虫;采用悬挂黄蓝板诱杀岈虫、蓟马等害虫;利用性诱剂诱杀;另外,深施有机肥(30cm以下),可有效改良批耙园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肥力;利用2年生大苗(苗高80cm、地径1.5cm以上)建园, 当年完成定干、整形等工作, 定植后成园快, 抗性强,部分大苗当年挂果,次年投产,缩短批把园投产时间,节约土地成本。
生物防治
在果园中种植玉米、高粱、向日葵等,引诱虫集中危害而消灭;利用长盾金小蜂、食岈瓢虫、草蛉、赤眼蜂等防治害虫;采用捕食螨预防红蜘蛛、喷施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
化学防治
农药使用应符合 GB/T 8321 相关规定要求。发病初期,及时选用高效低毒药剂进行科学防治;枇杷炭疽病防治在盛花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及时喷布;枇杷花腐病主要在幼穗期、果胚期和幼果期用奇农素1袋(10g)+井岗霉素2袋+洗衣粉2.5g,加水15kg左右喷;红蜘蛛用杀螨脒40mL兑水50kg喷雾;枇杷果蝇防治在成虫盛发期用毒饵诱杀成虫。
采收包装
大可枇杷成熟期在12月~次年2月,在果皮充分着色成熟时分批采收,若作长途运输的果实7成熟时采收。采收前不必取袋,可以连袋采摘。采摘时左手扶住果穗,右手捏住果柄或小支轴,用枝剪剪下,不要擦伤果面绒毛,碰伤果实,采后轻放在垫有棕片或草的果篮中。根据果实成熟期差异,同树上的果实分批采收。包装应符合 GB/T 191 要求, 按同品种、同规格分别包装。

产品质量要求
感官要求
大可枇杷的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jpg

理化指标
大可枇杷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jpg

检验方法
可溶性固形物%          NY/T 2637-2014
NY/T 2637-2014 水果和蔬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折射仪法
总酸%          GB 12456-2021
GB 12456-20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


京都电子KEM 台式数显折光仪 RA-600
http://www.kem-china.com/index.php?_m=mod_product&_a=view&p_id=884
京都电子KEM 手持式数显糖度计 BX-1
http://www.kem-china.com/index.php?_m=mod_product&_a=view&p_id=966
京都电子KEM 自动电位滴定仪 AT-710S
http://www.kem-china.com/index.php?_m=mod_product&_a=view&p_id=994

RA-600-1.jpg                    AT-710M.jpg